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一米的芦苇边,全天的鱼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上午 7 点半,窝料到位,就看到了附近有杂鱼和鲫鱼在活动。5 分钟后,小杂鱼开始试探,然而直至近一个小时,才有鲫鱼开始试探性进食。之后,却出现了长时间的少量小杂鱼和鲫鱼,吃上一口就离开窝,点回来再吃。
再离开窝点的情形,给人虽然饿想吃,但是警惕性非常高,害怕的感觉。就这样断断续续直至中午 12 点,窝料基本被吃光,然而浅水还是有惊喜的,在窝料马上就被吃光的时候,鲤鱼出现了,迅速把窝料给吃光了。之后鲫鱼才开始大胆起来在窝点里面游来游去。
中午 12:20,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打窝,同样是前期只有小杂鱼偶尔试探,直到 1 点半才有鲫鱼试探性吃饵,然后又开始了长时间的吃上一口就走,回来再吃一口的情景。就这样断断续续直到下午 4:10,窝料才被吃光。
下午 4:14,我们在此处进行了第三次打窝,这次的鱼情跟前两次几乎一模一样,偶尔有小杂鱼和鲫鱼吃上一口离开,回来再吃。但直到天黑鱼离开了,窝料还剩下很多。
那么在这样的天气下,两米的深浅水交界处,鱼情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让我们转换镜头来一探究竟。上午七点半,速溶袋包裹着颗粒到达两米的水底,就看到附近有小杂鱼和鲫鱼的身影。速溶袋融化,颗粒刚刚开始膨胀,就有鲫鱼试探性吃饵,小杂鱼也加入试探的队伍,多次试探之后,进食速度加快。两个小时,也就是上午 9 点半,窝料被完全吃光。但之后,长时间都有不少鲫鱼在此处游荡,寻找吃的。中午 12:10 分。
第二次打窝,呈现了与上次相同的鱼情。前期小杂鱼鲫鱼稍微试探之后,开始大胆进食。窝料在下午 3 点被吃光,下午 3:20 分。第三次打窝,鱼情基本与前两次相同。但至天黑时,窝料基本被吃光,鱼都不见了踪影。
初冬阴雨天,此水域 3 米的最深处,鱼的数量会不会更多,个体会不会更大呢?让我们把视角切换到水下。同样是早晨 7 点半,窝料到位,速溶袋融化,颗粒开始膨胀,鲫鱼小杂鱼就闻味而至,几乎没有试探就开始大胆吃饵。之后进食速度加快,鲫鱼个体大,数量多小杂鱼数量减少,不到 9 点窝料就被吃光了。但很长时间,都有不少大鲫鱼在此处拱土,寻找吃的。中午 11 点半,鲫鱼几乎散尽的时候,鲤鱼群冲进窝点四处拱土,但为时已晚,根本找不到吃的。
中午 12 点,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打窝,先是小杂鱼到位,随后鲫鱼跟进,稍微试探之后开始大胆进食,进食速度越来越快,鲫鱼数量越来越多,个体偏大,小杂鱼逐渐消失不见。一个小时,窝料再次被吃光。但之后将近两个小时,都有鲫鱼在此处游荡。而后知后觉的鲤鱼再次来到窝点,同样没有吃到任何食物。
下午 3:20 第三次在此处打窝,鱼情跟上次相同,发窝速度快,鲫鱼个体大,窝料在一个小时内被吃光,但至天黑,都有鲫鱼在此处拱土寻找吃的。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鲤鱼没有再出现。
通过这次立冬后,阴雨天的全天鱼情测试,我们发现一米的浅水小杂鱼多,鲫鱼个体小,进食警惕性高,发窝速度慢,而两米的深潜水交界处,发窝速度比潜水快,鲫鱼个体稍大一些。最深处的 3 米水深,不但发窝速度快,小杂鱼还少,鲫鱼个体也更大,并多次出现鲤鱼的身影,尤其是中午时段有鲤鱼群出没。各位钓友,通过这次的鱼情对比,在初冬时节遇到这种天气,大家应该都知道钓多深的水位了。祝大家冬季野钓都能收获满满。我是悠然钓鱼,只用事实说话,感谢大家的点赞与转发,咱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