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立冬过后,就到了钓大板鲫的黄金时期,很多新手钓友还是经常空军。下面和各位钓友分享立冬野钓的3大要素,学会以后灵活运用,保证你比别人钓的多。

首先就是天气
现在这个季节,要么一早一晚温差大,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要么就是今天下雨冷,明天出太阳热很不稳定。这种天气鱼是最难钓的,为什么?
因为鱼它是变温性动物,最不喜欢温度忽高忽低,所以现在这个季节想要玩好野钓。如果你当地出现了一早一晚,温差特别大,这种天气白天温度比较高,晚上的气温又比较低。
这种情况下记住,一定要选择全天当中最稳定的时间段,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窗口期,要么赶早口,因为上午的8、9 点钟这个时间段水温是最稳定的,没有大幅度的明显的变化,要么去钓下午口,下午的两三点钟一直到天黑,这个时间段效果最好。
因为立冬了,现在这个季节,白天太阳光照的时间变短了,晚上天黑的时间变长了,下午太阳只要西斜,温度就开始下降,气温就开始变冷。
气温变冷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就是水表皮的温度,水温开始降低,鱼就不好钓了。
还有就是第二种天气,大家记住鱼类不怕冷就怕突然变冷,特别是鲫鱼,你像东北零下20度,别人凿冰窟窿还在钓鲫鱼对不对?
还有我们就是夏天的时候水温40多度,我们还是可以钓到鱼的,鱼不惧高温的水也不怕严寒的水,它追求的是一种稳定的水温。如果是一早一晚温差大,这种情况下,对于鱼类来讲,它无非是什么?在深与浅之间来回的转换,选好时间和钓位还是可以钓的不错。
但是天气一旦忽阴忽晴,温度忽高忽低,鱼类自身在变温的过程中,会产生应激反应,整体开口觅食的欲望都比较低,基本上不会开口。
所以在立冬以后,要么选择赶早口跟下午口作钓,要么就选择一个比较平稳的天气去作钓,比如连续出个三四天的大太阳,这种天气鱼是非常好钓的。要么你就连续的钓阴雨天,只要没有大幅度的升温,没有大幅度的降温,这种天气都是很好钓的。
第二点就是钓位的选择
第一个钓障碍物
一定要首选有障碍物分布的浅水,什么叫障碍物,就是从水底一直能延伸到水面上的一切标识物。水草、树、倒树、树桩、沉船、乱石堆、桥墩、桥体,这都是标志性的障碍物,你就去钓这些周边。
因为所有的野生鱼类天生的习惯是什么择障碍物而居,每一个障碍物的周边都是一个很好的鱼窝。钓浅水的时候,永远围绕着障碍物分布的周边去钓。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钓水底坑洼不平的地形
如果你没有水草,没有倒树,整条河就一块水草被别人占了,或者就一个倒树的周边也被别人抢到了怎么办?这种情况下记得一定要钓水底坑洼不平的地形,不要钓平底,一定要找一个有深有浅的地方钓。
深浅交界处,为什么?这种地形也是一个很好的钓点,深水便于鱼的藏匿,就相当于障碍物一样,浅水有食物的来源,又有充足的溶氧量,有合适的水温,鱼可以往返于深与浅之中自由的来回转换。
第三个用长杆钓远
有钓友说我这里没有深浅交界处,全是平底,远处和近处的水深是一样的,如果你是这种地理位置的,你就用长杆钓远。
离岸边越远,鱼的安全感不就越高吗?对不对?因为岸边没有障碍物的,岸边也没有深浅交界处,鱼就会在离岸的远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长杆去钓远。
第三点不要做重窝
这就是经常跟钓友们讲的为什么让你不要做重窝,因为野钓的资源是比较匮乏的,不像养殖塘里面的鱼的密度很大,窝料是起到留鱼和聚鱼用的,你的窝子打的越大,打的越多,窝子打在你的这个钓点,散落了那么一大片,你又习惯性的把钩往水里一抛,坐在那里开始等。
漂不动不动一坐就是大半天,它不可能在你打的那么一大堆窝里,发现你的钩和饵是这样吗?这就是很多钓友野钓经常空军的根本原因。
自然水域下的野生鱼的根本就不多,你又打那么多窝料,鱼怎么吃到你的钩和饵呢?你做重窝的后果就相当于空军。为什么很多钓友不了解窝子什么时候发窝?
今天告诉你,窝料被消耗了90%以上,剩残根剩饭。这个时候窝子里面的鱼是最多的时候,鱼多抢食,出口漂亮,浮漂动作又大,窝子里面鱼越少,它的吃口才会越磨磨唧唧。
所以你记得打的窝料越少,发窝的时间段就会越短。
可以小窝子配合抽窝,通过饵料的雾化诱过来鱼,少量的底窝留住鱼,不上鱼你就不要去补窝。打窝半个小时没口,拿起打窝勺就哐哐往里面干,越打越钓不到,不要打多,打多了就死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