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钓鱼打窝,我敢说很多人都不会,全靠蒙。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种,不管你擅长守大鱼也好,钓小鱼也好,秋天钓鱼,不管钓什么鱼,都可以试试混合窝料。
只要你相信,将两种窝料混合着打,不敢说效果百分之百,但至少比只用一种效果要好很多。守大鱼,比如味型清淡的颗粒搭配玉米,就比单纯打玉米效果要好很多。
味型清淡的颗粒,很容易吸引小鱼,但是秋天的小鱼也很难避开,那么干脆把它们聚在一起,引鱼诱鱼,这个局面不就一下打开了吗?
动物都有从众心理,就像钓鲫鱼的时候,突然来个鲤鱼,接茬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秋天守大鱼,不管你的窝子做得多么好,再掺一些纤维颗粒,大鱼进窝的概率就大很多,这是不用怀疑的。而喜欢钓鲫鱼和黄尾等这些小鱼的,就用香味的酒米和腥味的颗粒搭配。钓小鱼嘛,你不可能一天去死守。
秋天水质差,水腥味重,这时就需要用香味的窝料做出差异化,就像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有点香味,上鲫鱼的速度肯定很快。但是如果只用单一的酒米,营养不够,就要用高蛋白的纤维颗粒去留鱼。
你要是太抠,不给点 “荤菜”,肯定留不住多少鱼,肯定没有别人钓得多,有酒有肉才能够留住朋友,对吧。
反正秋天钓鱼打窝,相信合理搭配就是一个准绝杀。
影响绝杀效果的只有资源、天气,还有鱼进窝之后,你的技术能不能够把它钓起来,这只是钓多钓少的区别。关于钓获量,再补充一些信息。窝料增量方面,经常有人钓的位置,权衡资源之后,窝量可以多打一些;但是自己开发的自留地,窝量就相对少打一些。
新开的自留地,以前从来没有什么好吃的,突然有那么多 “馅饼”,搁谁都不敢很快开口,所以不能一锤子买卖,适合少量多次补窝。经常有人钓的位置,鱼都吃习惯了,所以就可以多打一些。
大鱼比较狡猾,纤维颗粒打在后面,老坛玉米打在前面,钓饵放在更靠前的位置,这样合理分布。而小鱼相对单纯,把香和腥的窝料拌在一起,打得集中一点,形成抢食效果,方便扬竿。
最后再问一句,你买的所谓的酒米,有没有酒香味?如果没有的话,秋天打窝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人家老坛玉米都有一股浓浓的窖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