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走水防小鱼,三招让你玩转 “子线夹铅”。在野钓过程中,走水和小杂鱼闹钩这两大烦恼常常困扰着钓友们。正常调钓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不行的,不少人选择了大跑铅,结果呢?有可能一整天都不见鱼咬钩。最终有人尝试了子线夹铅的双铅钓法,嘿,仿佛找到了 “灵丹妙药”。


image.png


但是你知道吗?子线夹铅有三个细节,如果注意不到,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那么这三个细节到底是什么呢?


子线夹铅的第一个细节:浮漂和第一个大铅该如何调?


这是必须要重视的,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调目。如果当天作钓只是为了避开小杂鱼且不走水,那么调漂时,第一个铅坠和浮漂的调目,钓几目就调几目。此时,浮漂的浮力和铅坠的重力几乎相等,当鱼咬钩时,就能呈现出最灵敏的状态。


如果作钓区域存在走水情况,为了防走水,铅坠要剪到浮漂露出大肚子,即有多少目就调多少目,甚至可以调得更高一点,让浮漂肚子多露出一些。目的是让从浮漂到铅坠的这一截水线绷直,这样鱼咬钩后才能第一时间有信号传递到浮漂上。否则,从浮漂到铅坠中间的水线被水流冲得稍有弯曲,信号传递就会相对迟钝,很容易错过鱼咬钩的信号。

image.png


第二个要点:这个铅该怎么夹?


有人说在绑子线之前,给子线上安装一个铅皮座,我觉得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太麻烦,而且每个子线都要多一个铅皮座。还有人说直接用商品咬铅往上夹,个人认为这种方法不太好,要么夹不紧,要么使劲夹紧了,还容易把子线夹断。


我以前尝试拿铅直接往子线上裹,这种方法有时裹不好,还会让子线受伤甚至断线。后来评论区有个兄弟给我介绍了一个办法,我一试,还真好用。在网上买一个大一点的太空豆,取一个下来,这种太空豆很便宜。


然后用一个尖一点的剪刀,从太空豆的缝隙处将其从中间劈开一道缝(注意不是从中间剪成两半,那样就没用了)。劈开缝后,把子线往缝里一勒,子线就进去了。接着拿出准备好的铅坠,铅坠大小不要太大,能稳住浮漂就行,大概一克多比较合适。


把铅坠裹在子线上,稍微用点力捏紧,让它松紧度刚好,既不松也不会伤线,很快就能完成,前后用不了两分钟。而且这种方法夹的铅坠还可以上推下推,非常方便。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方法,既不伤子线,松紧度又合适。


image.png


第三个要点:铅是夹在上钩还是下钩?


针对不同鱼种和水底情况,效果肯定不同。比如说,塘底是老塘,淤泥层比较厚,或者目标鱼种比较小,像鲫鱼这种口比较轻的,想让浮漂更灵敏,就把铅夹在下钩。


当铅夹在下钩时,如果水是流动的,整个钓组会处于倾斜状态,上钩的落点会比较高,在淤泥层上方。鱼吃到这个钩,只要轻轻一拉,上面的铅坠就会动,浮漂马上就会有动作。


如果目标鱼比较大,而窝子里小杂鱼又比较闹,我建议把子线夹铅加在上钩。为什么呢?当上钩到底时,因为铅夹在上钩,上钩固定在水底,而下钩子线比较长,到底后弯曲度较大,有一定过滤小杂鱼咬钩信号的作用。


当小鱼吃到下钩,力度不够大时,扯不动上铅坠,浮漂就不会有明显动作。而当体型较大的鱼吃到底钩后,由于力气大,就能带动上铅坠和浮漂,使浮漂产生动作。所以,如果作钓区域小杂鱼较多,那么就要选择上钩加铅钓法。


我们钓鱼时会遇到不同的水情,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