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钓中影响鱼口的因素很多,想必各位钓友都有类似的经历。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钓着钓着没口的原因,如果您在野钓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同时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建议您认真看完以下内容,对您日后垂钓延长停口有很大帮助。
一般来说,我们钓着钓着突然没口,大概是有两个错误导致:
第一个错误就是补窝不及时
这也是很多钓友很容易忽略的钓友,哐哐连竿上鱼、浮漂一直有动作的时候就忘了补窝的事情。直到钓着钓着没口了,才想起补窝的事,这时候鱼已经游开窝点了,所以就很难再把鱼吸引回来。
因为我们打的窝料在水底随着鱼进窝后,会被慢慢的消耗点,消耗的速度取决于鱼的数量;如果处于发窝的状态,那么窝料的消耗速度是非常快的,当我们连竿或者钓了不少鱼后,就要及时补窝,否则剩下的鱼没有东西吃肯定会游走。
那么我们在什么时候补窝最为合适呢?
我们应该在连竿的时候就要开始补窝,把鱼留在窝里面,这样才能够持续性作钓,这样中鱼的次数和上鱼的数量就会更多。
尤其是有大鱼进窝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补窝,不要等到没口的时候再想着补窝,这时候就已经晚了。
第二个错误则是补窝量过大
我们常说钓鱼要保持安静,特别是鱼进窝后更要安静,否则一些异常的响动会惊鱼导致鱼离开。但在实际野钓中,不少钓友补窝直接用打窝勺补窝,这样操作的后果则是惊鱼。
其次就是大窝量的补窝,大窝量补窝会把在窝底的鱼给吓跑,突然铺天盖地哗啦啦的窝料下来之后,鱼就会被惊吓着重新离窝,再等它进窝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我们应该少量补窝,及时续窝,每次续窝续原来的四分之一就够了,少补勤补,这样就不容易吓着鱼。
再者,我们续窝的时候可以通过双饵贷窝料或者铅皮带窝料的方式来补窝,这样不仅精准而且动静小,相比于其它补窝方式而言,这个已经是最优选择了。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实际野钓中常用的方法:
我们到达河边后可以先观察周围的位置,找3、4个自己觉得还不错的钓位打窝,采取的策略是多窝,看哪个窝先发窝,先钓哪个窝,用另外一个或两个窝做备用窝,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特别是在一些水浅的钓位,一旦中鱼操作不当或者脱钩跑鱼是很容易惊窝的,所以强烈建议各位钓友在野钓时多打一个或两个窝作为备选,以免出现跑鱼惊窝的情况发生,这样我们还可以换窝钓。
在作钓过程中如何判断是不是该换窝了呢?
中鱼之后看漂相和连竿的程度,如果一直连竿,就会把窝量加大从而诱鱼更多,如果有明显的开始断口了,我们就要考虑是续窝还是换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