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钓鱼子线长点好还是短点好?
钓鱼时用长子线还是短子线,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反正时不时的就有钓友问。当然,我并不是说钓友问的不对,毕竟谁都是从新手过来的。
钓鱼时用长子线还是短子线,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反正时不时的就有钓友问。当然,我并不是说钓友问的不对,毕竟谁都是从新手过来的。
所谓钩距就是子线双钩的相隔距离,如上钩和下钩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说的钩距。其实,钓鱼人对钩距这个概念都懂,但在实际野钓中特别是自己绑鱼钩或者垂钓时子线断了,不舍得扔掉需要重新绑上八字环时,需要自己调整钩距,此时部分钓友不懂就很容易将钩距弄的过小或过大。肯定的说钩距地大小会影响鱼的吃口,除此之外它还会影响子线打卷。
几乎所有的钓鱼人,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子线太粗,会给鱼吃饵造成障碍,俗称挡口。那么一旦出现挡口,脱钩跑鱼或者是空杆就会特别多。那么这种观念其实影响了很多钓鱼人,然后就出现了一大批钓友,采用非常极端的钓法,使用极细的子线。见过最夸张的是一位钓友用0.6的子线去钓三到五斤的鲤鱼,最终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对吧,当然是切线。
我们野钓的时候,子线和主线如何搭配,能让你的漂相、鱼口更清晰呢?根据我以往的作钓经验来看,线组能细一点最好,入口性好,鱼的警惕性小。但是很多人不信这个,就用粗钩大线,能用多粗就用多粗,我也没办法,不多说对吧。
野钓鲫鱼的子线到底用多大的?0.4,0.6,0.8,这是三个常见的号数,不同号数的子线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鲤鱼我们想到的就是长子线,因为在野钓资源中鲤鱼算是个体比较大,钓大个体鱼的首要考虑的因素则是降低它的警惕性,所以我们印象中垂钓鲤鱼时都不自觉得选用长子线。
无论在哪个季节钓鲫鱼,线组搭配至关重要,相比调漂,线组搭配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渔获。鲫鱼对线组较为敏感,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钓鱼人,想要提升钓鱼水平,就一定要深入了解浮漂和线组的搭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