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钩距就是子线双钩的相隔距离,如上钩和下钩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说的钩距。其实,钓鱼人对钩距这个概念都懂,但在实际野钓中特别是自己绑鱼钩或者垂钓时子线断了,不舍得扔掉需要重新绑上八字环时,需要自己调整钩距,此时部分钓友不懂就很容易将钩距弄的过小或过大。
肯定的说钩距地大小会影响鱼的吃口,除此之外它还会影响子线打卷。如果子线上没有钩距,两个鱼钩就没有间距,这样在作钓的过程中子线就会经常的缠绕。因为这两个鱼钩是金属做的,有一些磁性,所以在作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钩距就会缠绕到一块,钓起来会非常的难受。
钩距留多大比较合适?在做钓过程中会不会影响一些鱼情?
它是有一些作用的。一般正常钩距也就是两个鱼钩的距离,这两个鱼钩让它产生两个鱼钩的距离,它的吸力就会变小,这个时候子线就不容易缠绕。
钩距会不会影响鱼货?特别是最后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它可能会帮助鱼货翻倍。
在正常作钓的情况下,比如钓了一个悬坠钓法,就正常的钩距。因为在作钓的过程中,在钓的时候叫一钩躺底,一钩触底,鱼吃下钩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因为上钩刚好到底,鱼吸食上钩的饵料是比较费劲的,下钩躺底鱼类更容易把饵料吸入口中。
所以在钓鱼经验里边有一个叫下钩中鱼,下钩中鱼特别在作钓鲫鱼的时候,比如把鱼飞上来看到下钩中鱼,很多老钓手就说调钓没有问题。如果是双子线都躺底了,这个就是不存在下钩中鱼和上钩中鱼。经常上钩也会中鱼,老钓手就认为双子线都躺底了,这是作钓的经验。
根据中鱼以后来判断之前的作钓,所以正常的钩距,如果钓一些鲫鱼悬坠钓法,钩距正常就行,相对的小一些,浮漂信号容易出来。
什么时候可以把钩距加的很大?
比如在用飞铅钓法或者是用长子线钓一些行程的时候打一些频率,让饵料慢慢往下走,这叫全水层搜索。比如钓一些翘嘴、鳊鱼、草鱼,很多钓友喜欢用非常长的子线,这个时候就可以把钩距加的很大。
在抛竿入水以后,因为搜索的范围就会增加,同时可以搜索两个水层,这个就是钓鱼经验。在作钓的鱼种不一样,可以把钩距加的很大。
还有一个情况也可以把钩距加大一些,比如钓的比较的顿,如果钓到了八字环到底,子线躺底用到一个短子线,这个时候也可以把钩距加的大。
因为子线都躺底的,子线钩距加大以后两个鱼钩就分的比较开,不管是东边的鱼、西边的鱼,如果两个鱼钩分的开也能增加诱鱼和找鱼的范围。
这个就是鱼钩上的钩距的错钓思路,正常的钩距减少子线缠绕,然后增大钩距搜索鱼的范围。正常台钓悬坠钓法正常钩距就好。
这就是在应用钓具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大家见仁见智,在作钓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才能有一个完美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