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长短也是令不少钓鱼人感到困惑的问题,特别是自己在绑钩的时候,有时候做的比较长,有时候又做的比较短。那么在实际野钓中什么时候用长子线?什么时候用短子线?


说实话这个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参考钓鱼前辈们总结的经验。


快鱼用短,慢鱼用长。


小鱼用短,大鱼用长。


离底用长,钓底可以用短。


钓灵用长,钓顿用短。


饵轻用短,饵重用长。


走水用短,静水用长。


当然这个口诀也不绝对,但是可以参考。


image.png


下面,和各位钓友聊一聊长短子线在实际野钓中的四个优缺点,相信看完您就知道怎么选择了。


第一个优缺点:鱼的警惕性


长子线长一些,如果钓一个悬坠钓法,铅坠离水底就更远。短子线再调一个悬坠钓法,铅坠离水底就更近。叫饵料离铅坠的距离,就是长短子线。当我们钓悬坠钓法,因为铅坠如果是离水底很近,它的隐蔽性就差。


一个大鱼进来了窝子以后,想吃我们的饵料,如果直接就能看到铅坠,可能它会有警惕性。长一些的子线,因为铅坠离水底更远,鱼进窝子看到饵料就不容易发现上钩的情况,所以说钓大鱼用长子线,钓小鱼可以用短子线。


第二个优缺点:饵料下沉速度


饵料下摆的速度,短子线因为它的行程比较短,铅坠带着钩和饵直接就迅速到底。如果是长子线,铅坠在往下行的过程中,因为子线比较长,饵料的摆幅就会变慢。


根据这种特点,在做钓草鱼、翘嘴边鱼的时候,就叫钓行程,它就会把子线用的很长。浮漂如果用一个长漂,所以说在钓离底或者是钓行程的时候,必须把子线用长来钓行程,打接口。


如果想钓快鱼,就是钓底层鱼,现在鱼口比较快,短子线到位的速度就更好,能帮助我们有一个更多的鱼获。短子线的优点就是到位的速度更快,饵料能迅速到底,鱼口快的时候,当然能帮助我们钓更多的鱼。饵料迅速到底,留鱼的时间就会更久,所以说这是长短子线的第二概念。


第三个优缺点:拉力值


长子线因为延展性就会更好,短子线延展性就可能轻易的达到极限。比如说中了一个大鱼,长子线因为延展性更好,它的拉力值就要更强一些。短子线因为延展,就容易被崩断。


同样的拉力,长子线拉力值就要强一些,所以说在钓大鱼的时候,尽量把子线可以用长一些,钓小鱼的时候,相对的可以把子线用短一些。


第四个优缺点:防走水的效果


比如短子线抗走水的能力更好,所以说流水可以把子线弄短;不走水,静水可以把子线相对的用长。调灵的时候,可以相对的把子线用长,调顿的时候一定要把子线弄短,叫调灵用长,调顿用短。


因为钩和饵和铅皮的距离就是子线长度,鱼吸食饵料铅皮就会拉动,铅皮拉动浮漂就会给出信号,所以说短子线的灵敏度会更高一些。


如果钓的比较钝,比如说钓到了8字环到底,钩和饵离铅皮的距离比较远就是长子线,鱼把饵料吃了,铅皮都没有动,浮漂也不会给出信号。有一些钓友坐在河边看,就是他换饵料的时候抬杆上鱼了,浮漂压根就没有动,大概就是钓的比较短,子线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