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如今野钓资源是越来越差,同时钓个鱼也越来越卷,从装备到饵料,只要是在钓鱼这个产业链上的东西都在卷。以前钓鱼一根短竿,一盒蚯蚓也能收获不少鱼获。如今却是竿子越用越长,饵料越用越好以及各种添加剂,反而呢鱼获少的可伶。
其实很多时候钓不到鱼并不一定是装备、饵料依旧窝料的原因,所以卷这些东西真的没啥用,反而偏离了野钓的宗旨和乐趣。

下面,和各位钓友聊一聊野钓中比较常见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口轻就钓灵
这是很多钓友潜意识下的行为,但凡是看见浮漂有点阴口,提竿不中鱼就觉得鱼口太轻了,自己调得太钝了,于是赶紧往下拉浮漂--钓的更灵。
有没有钓友这样做过?这样调整的钓友,我想问下您,既然您都想到了做调整,为什么不尝试下用下细线呢?像如今天气越来越冷,鱼口弱、鱼口轻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0.3、0.4或是更细的子线呢?
天冷水温低,鱼的活性低,吃东西嘴巴都张不开,此时线组粗了确实会存在档口的情况,所以下次当出现阴漂,有口打不到的时候,您不妨把线组放小试试。
现在这个季节钓鱼受天气的影响太大,因为天气变化多端,突然间的冷热交替,鱼也不习惯,它的食欲比较低,看见饵料了都张不了那么大嘴的时候就需要换更细的子线,并且尽量使用一些像袖钩钩条比较细且轻的钩子,什么伊豆、伊势尼的这种钩子,钩子的重量偏重,太粗就尽量别用。
第二,一寸长一寸强
这个是近些年冬季钓鱼最普遍的情况,大家都很迷信一寸长一寸强,但是我想说的是,真的长竿就比短竿钓得多?恐怕不一定吧!长竿有长竿的优势,一寸长一寸强不是不能钓而是要看情况,不是盲目的上来就拿长竿。所以说竿子越用越长就是误区。
如果说真钓鲫鱼的情况下,根据天气、根据水情、鱼情,有的时候长杆子真不见得钓过短杆。钓鲫鱼常规的水深,两三米的水深,七米二、六米三、五米四没有啥太大的差别,特别是夏季的时候,一早一晚的时候鱼也贴边,特别是早上起来还是边上的鱼相对要更多一些。
为啥大家都用长杆?也是根据什么?
因为大家都打窝钓鱼,人太嘈杂,鱼也不敢进窝,所以说竿子越用越长,并不是说非得长杆子能钓着,短杆子就钓不着了。还有一点,都是4.5米的情况下,4.5米这个位置的鱼是10个人在分,如果你自己钓个7.2米的竿,远出这些人好几米,那聚来的鱼是你自己钓,好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如果说你要是隔着很远,周围8米、10米就您一个人,就真没必要使那么长的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