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不同鱼种时,其钓法和饵料选择不一样,像钓底层鱼鲤鱼、鲫鱼等,我们都是钓底;像钓中上层鱼,如翘嘴、鳊鱼、草鱼等,水深的情况下我们都是钓浮,水浅自然也是钓底。
最近有钓友在用玉米钓浮时就出现一个问题,有口但是提竿不中鱼,按照他的话说,命中率极低;当是旁边的钓友基本上提竿就能中鱼。
为了弄清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于是和他详细聊了会。
他在钓浮的时候挂上两颗玉米,把浮漂调整两目或者一目,浮漂黑漂了以后打不中鱼,然后说这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解决?
这里我们先抛开他用的钩子大小或者线的粗细不谈,只谈通过浮漂上怎么来改变一下,让他能钓得到鱼。他说的确是有鱼,旁边的钓友草鱼、鳊鱼都钓得到,而且基本上扬竿就会有鱼,而他扬竿命中的几率非常小。
了解完基本情况后,我感觉是浮漂调的太低了。也就是说他的浮漂露出来水面的目数太少了,因为鱼多的情况下或者特别是鳊鱼、草鱼,在半水吃钩的时候是非常猛的。
要是调的目数少,浮漂会突然的下沉,在我们看来就是黑漂,十有八九稳拿的漂相就会扬竿,可结果却是空竿。这里就忽略了鱼蹭线或者是撞到饵料的情况,并不是鱼真正把饵料吃到嘴里面。
那么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我给了他一个小建议,让他修剪下铅皮,让浮漂的目数露出来高一点。假如他之前钓得是一目,老有口打不到,就稍微修剪一点铅皮,让它露出来2目。如果2目不行就3目,3目不行就4目,一点一点的修整。
当修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口会越来越少,动作会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如果再出现这种很剧烈的下沉或者是完全把浮漂拖入水中的漂相,再打命中率肯定要比浮漂只露了一点点要好很多。
上面可能说的有点冗长,这里总结一下,就是钓得太灵了,应该钓钝一点。因为在平时钓底的时候,可以控制子线在水底的弯曲程度,但是我们在钓浮的时候,子线就在水中,就是垂直的两个点,没办法钓顿。
在钓浮的时候没办法钓顿,只能通过来修剪铅皮,使浮漂的目数上升,使浮漂的上牵力大一点,让鱼吃死了以后,通俗一点就是等死口,把浮漂拖走了以后再打,这样的命中率才会高。
其实这也是钓浮中的一个钓钝的方法。
所以各位钓友在野钓中如果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下次不妨把目数调的高一点,这样抓口会更稳,一般出现有力的下顿或黑漂或者顶漂,那么基本上就是鱼口。
同时这样调整也可以避免出现鱼蹭线、撞饵的情况而提竿打不中的情况发生,毕竟对有一定经验的钓鱼人而言,什么漂相十拿九稳还是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