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钓友,有没有觉得自从立秋后,钓鱼反而空军越来越多了?因为你继续按照夏季的方法是很难钓到鱼了。怎么办?别着急,下面结合多年的野钓经验,把立秋之后鱼的藏身之地、进食的窗口期和垂钓的水深、选择的钓位,完整的去解析,希望对您秋季野钓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虽立秋但气温仍高
虽然立秋之后的白天仍然非常的炎热,但早晚的气温是比较凉爽的,此时鱼类进食的高峰期比较分明。早晨5点半开始就迎来了第一波窗口期,随着气温的升高,阳光越来越强烈,到了上午9点以后窝子里面的鱼就逐渐散去。中午的时候窝子里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鱼了。
第二波窗口期是到了下午4点半开始
鱼就慢慢的活跃起来进窝了,进食的速度也加快,基本上是一扫而光。鱼类进食的高峰期主要是在早晨和傍晚两个时间段,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气温相对比较低,相对也比较凉爽。正中午的时候如果想钓到鱼,也可以选择深水的阴凉区的障碍处进行垂钓。
在实际作钓中也发现鱼类咬钩的动作比夏季更谨慎了,浮漂的动作基本上是以稳定的下顿为主,黑漂就比较少了。因此我建议在调漂的时候把它调钝一些,钓目高于调目的1目左右,调低钓高,让鱼更容易的入口,而且浮漂的动作会更加的真实,更容易抓口。
第三,由于气温的原因,鱼多倾向于阴暗处栖息
像这些树底下、桥洞底下、水草的周边,尤其是在水深1米半到2米半的交界处,而且在阳光直射、底部平坦的没有障碍的水域,不管是深浅基本上很难发现鱼。
缺氧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像进水口、河流的交汇处这些活水区域,因为溶氧量高,食物丰富,往往鱼群喜欢聚集。
第四,立秋之后要钓多深鱼开口才好
立秋之后垂钓水深应该根据这些天气、时间段和水域的环境进行一个灵活的调整。早晨和傍晚去钓浅水,水深1到1米 5就可以了。
水温凉爽时鱼儿喜欢靠岸边觅食,选择浅滩或者水草的边缘,特别是障碍处的附近,水深不超过1米5,更容易的遇到鱼群。
中午就钓深水,高温时鱼儿退至深水区,可以使用长杆钓背阴的沟坎、深潭、洞里面,水深2米以上,但是不要超过4 米,因为超过4米之后水中的溶氧量就降低了,鱼基本上不怎么开口。
如果你是晚上夜钓,选择尽量的钓岸边,保持安静一点,因为水温下降了,鱼会大胆的靠近岸边来觅食。夜晚比较适合在1到2米深的浅水区使用短杆加夜光漂进行垂钓。
钓位选择优先考虑选择阴凉的活水区、水草区、深浅的交界处、倒树或者乱石堆附近,避免选择无障碍的对着太阳照射的水域。
综合以上的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
立秋之后早晚钓浅水,中午就钓深水,阴凉处、水底有障碍的地方为最好。
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