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长江禁渔已进入第五个年头,这项被称作 "史上最严" 的生态保护政策让曾经遍布江面的渔船彻底消失,却对钓鱼爱好者网开一面,允许 "一人一杆一钩" 的休闲垂钓。这种 "外松内紧" 的管理模式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生态智慧?
长江禁渔的决策源于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20 世纪 80 年代长江四大家鱼的年捕捞量尚有 45 万吨,到 2003 年已锐减至 10 万吨。更严峻的是 2006 年白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2022 年长江鲟野外灭绝,江豚数量一度不足 1000 头。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禁渔前长江鱼类资源已处于 "无鱼" 等级,部分物种面临种群小型化危机,大鱼被捕捞殆尽,只剩未达性成熟的小鱼维持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