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如何打窝才能让鱼快速进窝,快速咬钩呢?用什么打窝?打多少的量?到底是分散打窝好还是集中打窝好呢?都说立秋之后鱼难钓,窝点里面根本都没有鱼,其实立秋之后鱼情变了,如果还跟夏季一样打窝,可能根本钓不到鱼。
今天结合立秋之后的鱼情,从窝料的选择,用量的多少及窝点的布局,通过这篇文章把秋季如何打窝才能有好效果完整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耐心地看完,对你秋后野钓会有一定的帮助,感觉有用的话,希望点赞收藏一下。
立秋之后,温差开始逐渐加大,白天温度高,早晚和夜间温度明显降低,鱼的进食窗口期更加明显,鉴于这种鱼情,我们野钓打窝更需要有针对性才行。
第一,用什么窝料打窝好?
立秋之后,过大的温差会让鱼开口变差,温度会逐渐降低,鱼需要囤积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备过冬,此时的窝料选择建议从夏季的清淡谷香逐渐向腥香转变。
所以立秋之后,建议使用富含高昆虫蛋白的腥饵打窝颗粒,腥味大,诱鱼效果好,然后混合醇香浓郁的发酵玉米,颗粒大,香味足,用来留鱼效果好。
第二个问题,打多少的量
立秋之后打窝的量要根据我们的目标鱼和垂钓间隔时长来决定。假如目标鱼为鲫鱼,现打现钓的话,我们使用颗粒,就打上这么一小把就可以。目标鱼为鲫鱼加鲤鱼的话,然后还要再加上一把的发酵玉米,混合进行。如果间隔两个小时之后再钓,那窝量就要翻一倍。
如果是隔夜窝的话,建议少量的颗粒,大量的发酵玉米,因为颗粒用于诱鱼量可以少,发酵玉米用于留鱼量要多,若玉米量少,进来一条鲤鱼可能就把窝料吃光了,第二天早晨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
隔夜窝建议用两把的颗粒,配合五百到一千克的发酵玉米,要保证第二天早晨还有少量的窝料存在,才能让我们把握住早晨这个进食窗口期,钓得更多。
第三个问题,到底是集中打窝好还是分散打窝好呢?
很多钓友都知道,集中打窝会引起鱼的警惕性,分散打窝鱼的警惕性低,进窝快,开口早,那么说分散打窝比集中打窝效果要好了。其实不然,如果是现打现钓,少量且分散打窝可以降低鱼的警惕性,提前进窝,提前吃饵。
但如果两三个小时之后再钓,或者上午打窝,下午钓甚至隔夜窝的话,分散性打窝就要用加倍的量,否则鱼进窝早,开口早,到你垂钓的时候,窝料已经被鱼吃光了,鱼都散了,根本钓不到鱼,很可能造成空手而归。
所以我们可以结合下杆垂钓的时间间隔,使用分散打窝一半量的窝量,进行集中打窝,利用鱼的警惕性来延长发窝时间,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比如上午打窝,下午钓,分散打窝要使用一包的打窝颗粒,但是如果集中打窝呢,可以使用半包的打窝颗粒,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隔夜窝也是一样,利用鱼的警惕性,进行非常集中的打窝,这样不但节省了窝料,又延长了发窝时间。
立秋之后温差变大,整体温度逐渐下降,这个时候野钓应根据鱼情和垂钓间隔有针对性地打窝,才是满载而归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