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钓不到鱼顶多挨家人两句笑,没想到全国人大都来补刀。对此,草案二审稿今年6月修订的渔业法专门给娱乐性垂钓划了片自留地,说个人靠这方式零星弄点水产品,遵守本法和有关规定,不算捕捞。翻译成人话就是让他们钓去,反正也钓不着几条。
说的再通透一点,国家之所以禁止捕捞是为了保护国家渔业资源,但是不禁止钓鱼佬同样也是保护渔业资源,因为他们的钓鱼行为会导致禁渔区内的渔业资源飞速恢复,能让鱼长得更快,生的更多。


image.png



许多人不理解,明明钓鱼是捕猎行为,怎么还反过来保护渔业了?


事实上,对于没钓过鱼的普通人来说,他们以为的钓鱼是一条蚯蚓换一条大鱼,就算空军也只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已,但归根结底还是用一条蚯蚓从河流里换来一条大鱼。如果钓鱼佬个个都有这种本事,那钓鱼行为自然是对于资源l来说是一种损害,哪怕是单杆单钩也是。
但事实情况是根本没人有那个本事,大家都知道钓鱼佬十钓九空,为了挽尊,偷偷去菜市场买鱼拎回家是很正常的操作。


你猜钓鱼佬一直不上鱼会怎么做?


答案一定是觉得自己没舍得下料打窝。没钓过鱼的人压根不知道打窝这个秘诀,单纯的以为水里到处都是鱼,只需要一条蚯蚓就能把一条大鱼拉出水,但只要钓过几次鱼就知道这纯属做梦。
虚心学习经验后的钓鱼佬都知道,要钓鱼必须要打窝,尤其是野钓鱼群越稀少的野外打窝越重要。就算是火爆短视频的钓鱼冠军邓刚,在收费一天500元的鱼塘里钓鱼也会准备一群窝料用来打窝,更何况是普通钓鱼佬。
禁渔区之所以能成为禁渔区,就是因为鱼群资源比普通的野区还要少,在这种地方不打窝想钓上鱼尤其是大鱼,那概率微小到极点。但是对于打窝需要多少用料很多人没有概念,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夸张的打窝方式,整个麻袋往水里倒的都是小试牛刀,甚至有人直接拉来整车的窝料。
要想钓鱼多必须打重窝,打窝仙人这个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即便打窝到这种地步,空军概率依然高达90%,合着钓鱼佬常年空军的名声连立法者都听说了。所谓娱乐性垂钓分明是娱乐性喂鱼现场,甩竿子像投喂仪式,饵料一撒是爱心加餐,钓了一天收摊时鱼获栏比脸还干净。
但你别说,钓鱼佬拉动消费是把好手,花一万块油钱转遍山河找钓点,三千块饵料打窝子喂得鱼群膘肥体壮,年底一算渔获,好家伙,30斤。


这哪是钓鱼,分明是小空军撬动大消费的年度大戏。要是法条里把零星俩字抠掉,改成0获得水产品,估计全国一半钓鱼佬得中枪。毕竟谁没经历过钓了个寂寞的周末。
外行人看钓鱼佬这怕不是违法捕捞,立法者心里非常清清,让他们钓吧,河里的鱼还等着他们喂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