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钓鱼人,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子线太粗,会给鱼吃饵造成障碍,俗称挡口。那么一旦出现挡口,脱钩跑鱼或者是空杆就会特别多。那么这种观念其实影响了很多钓鱼人,然后就出现了一大批钓友,采用非常极端的钓法,使用极细的子线。见过最夸张的是一位钓友用0.6的子线去钓三到五斤的鲤鱼,最终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对吧,当然是切线。
那么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你想用细子线去搏大鱼,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你溜鱼的技术要特别扎实,第二个就是一定要使用软杆,第三个就是子线的质量要过硬,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抛满杆。以上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这几点说得不对,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反驳我。
所以你想用很细的子线钓大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外,用细子线也许偶尔能上一条大鱼,但是想要多次成功也是不可能的。就像有的钓鱼人会说:“哎呀,我上一次用0.6的子线钓了一条八斤的鲤鱼。” 说实话这只是偶然情况,所以不能以偶然和巧合来衡量一件事。那么如果你真的要那么想,那你就错了。
那么话说回来,用粗一点的子线,真的会对鱼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吗?
其实这个问题,要分具体情况来看待。因为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生口鱼而且力气又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使用极细的子线。
有钓友会说,有的野生鱼被钓过又放过。说实话,在偌大大的河里,被钓过又放生的鱼,再次被钓到的概率极小。所以说野生的鱼,基本上都是生口鱼,对子线不会有特别强的戒备心,除了那些比较大的鲤鱼。所以你用粗一点的子线,照样可以钓得好。
还有就是,钓五斤以上的大鱼,因为鱼嘴大,所以很少会出现挡口的情况。当然这里说的用粗一点的子线,并不是粗到离谱,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子线的号数增大一到两个号即可。比如说你钓三斤左右的鱼,正常情况下,我们用 1.0或者1.2的子线,对不对?那么如果你溜鱼技巧不是特别好,那你可以用到1.5或者2.0的子线,也就是将子线的号数放大一到两个号。
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尽量把子线放小。
钓小嘴鱼,例如小鲫鱼、白条、小罗非等等,这些鱼由于嘴巴非常小,个体又小,所以子线不能太粗,否则,真的会出现挡口,吸不进饵料。还有比如说天气闷热,气压偏低,再加上水质不太好,那么鱼就会出现口比较轻、比较弱的现象,也就是鱼张嘴吃饵动作轻微。
这个时候,鱼张嘴的幅度就很小,所以必须使用比较细的子线。就像冬天还有初春水温比较低的时候,鱼张嘴非常小,这些都是需要将子线放细的原因。还有就是黑坑里边的鱼,反复被钓放,鱼嘴已经受伤了,会导致鱼张嘴的幅度很小,也应该使用比较细的子线。
还有就是钓滑口鱼,当然这种鱼反复被钓过又被放过很多次以后呢,就会出现滑口,也就是鱼在吃饵的时候,会反复地吞吐来试探,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它就会放弃食物离开。对于这样的鱼,必须使用细一点的子线。所以说咱们野钓,不需要考虑这些,因为野钓很少会出现滑口鱼,就算出现了滑口鱼,那概率跟中大奖一样。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吧,钓鱼千万不能陷入使用超细子线的误区,我们野钓根本没有太多讲究,只要不是粗得离谱就行。所以说,钓鱼时一旦频繁出现切线的情况,除了换软杆之外呢,完全可以放大子线的号数,尽量减少切线跑鱼,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