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已过处暑节气,气温上比夏季而言低了很多,总体而言让人有种舒适的感觉,特别是夜钓的时候偶尔还会感觉凉爽。这种凉爽就说明如今昼夜温差比较大,不少钓友觉得不热不冷的天气钓鱼在合适不过,但是仍有大部分钓友没有把夜钓玩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千篇一律,按照白天钓鱼的方式在搞,没有做出明显的差异化。
通俗来讲,这个差异化就是你打的窝料和所用的钓饵不是同一类型,从理论上来说就叫做窝饵分家。
很多人打颗粒、打糠饼、打酒米,然后又去钓粉饵,这个在白天没什么问题,但是晚上的鱼主要靠嗅觉觅食,你的窝料和钓饵在气味等方面基本相似,它凭什么要去吃你的钓饵?
所以您打玉米,那就用粉饵去钓;如果您打颗粒、打酒米、打糠饼,那您就用玉米去钓,做到这样明显的差异化,那么效果至少要好一半。
反正大家晚上都不好钓的时候,浮漂下面就像铁打的营盘,岸上的钓鱼人就像流水的兵,你打几把颗粒下去没口就走了,然后我也打几把颗粒下去,没口也走了。
晚上的鱼主要靠嗅觉,你不做出内在的差异化的话,运气不好的人经常空军。就好比河边坐着一个美女,钓鱼的时候你肯定心里惦记着,放不下,一定要多瞄几眼,但如果都是清一色的臭钓鱼佬,那就没吸引力了。请问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然后不要钓得太懒,晚上的鱼除了靠嗅觉,对声音也有感知,你比别人抛竿稍微勤快一点,鱼就会慢慢凑过来,凑过来之后,它的视觉就发挥较大作用了。
不少钓友认为鱼的嗅觉发达,只要我把饵料的味型加大就能很好的诱鱼,您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其实,鱼在夜间除了靠嗅觉觅食外,还有一个测线感知器官,它能捕捉水面的微小动作,所以我们勤抛竿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让鱼的侧线能感知到。
这里给大家普及下鱼的侧线是什么?以及它有什么作用?侧线是鱼类的感觉器官
鱼体的两侧有许多由小孔排列而成的线条,这就是鱼的侧线。鱼类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和其他各种变化。特别是群居类的鲫鱼,通过侧线能判断出其它鲫鱼群在远处觅食的信号。
鱼可以通过听觉和侧线定位找到食物和同类。这里就要强调一下,学会在窝子里养鱼并把鱼养到一定的数量,让鱼诱鱼是非常重要的。来一条钓一条,来两条钓一对的做法是百分之百错误的。
还有,不要长时间使用拉饵,使用拉饵抛竿时,会损失很多饵料的细粉,这些细粉长时间漂在中上层,而晚上的鱼主要靠嗅觉,就不太愿意下底觅食了。所以没口的时候,拉饵和搓饵混着钓或者把拉饵稍微捏一下。
另外,也不要扎堆,自己找个地方独坐。要是其他人都用长杆,我就用短杆钓边。否则今年秋季夜钓,天气极不稳定,还有很多夜钓的机会等着你去把握。反正只要你做到了内在的差异化,那么秋季夜钓,鱼必定会靠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