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钓友,最近是不是鱼获不佳或者没有钓到鱼呢?没有钓到很正常,因为这段时间又在降温,其次天冷了鱼口确实没有天热好。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只要天气合适,然后把这三个方面的事宜注意下,钓点鱼还是没问题的。


下面,和各位钓友聊一聊这三个方面的细节。


image.png


第一点:钓位


任何时候都是关键中的关键,不要以为所有的水里都有鱼尤其是夜钓。切记不要选择大水面,因为大水面的面积太大,深水区太多根本不知道鱼在哪里。


现在是冬天不会和夏天那样靠岸,而小水面比如小水域中的湾子,或者是连接大水面的支流或者是小河沟,水域整体面积小,很容易就能找到鱼。


下次钓鱼,你注意观察冬季的小水面,是不是比大水面更背风?而冬天的风就直接影响鱼群的走向,背风的地方水面平静,水温稳定,水中的微生物更多,鱼群更容易聚集。风力大于二级或者是气温上升风超过5度很容易就空军,不建议出门钓。


整体水深,你就钓靠近浅水的边缘,哪怕是3米、5米都可以。如果整体水浅就找一个坑或者是一个沟,记住一定要在水底有结构有变化的地方下杆,这个地方就是鱼道,鱼肯定从你这里经过,鱼获基本不会差。


第二点:饵料


野钓的饵料,我不赞同四季通用,一定要有针对性。天冷你就得用蛋白含量高,味型大的饵料。饵料的味型要比夏天大2到3倍。因为水温低,味型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慢。


而晚上没有光线,水底黑漆漆一片。要想让鱼更快的发现钩饵,窝料饵料的味型一定要大。我相信很多钓友已经发现了,白天蚯蚓红虫的效果好,晚上反而是饵料更好用。


根本原因就是味型不够大,因此有虾粉的就加点虾粉,有千里香的就加点千里香,有六合香的你就加点六合香。只要不加多,加上绝对比不加效果好。


除了饵料的味型,精准的打窝一直被很多的钓友所忽略,晚上的鱼吃东西靠闻。窝料越精准,范围越小鱼也就会越集中,做钓的效果也才会越好。


不嫌麻烦的,也可以搞一根打窝杆,精准的打在浮漂的后面。


第三点:调钓


冬季夜钓全是大板鲫,而鲫鱼的个体一旦大警惕性就会特别高,吃口也就特别轻。因此线组一定要精细一点,主线 1.0-1.5都可以,子线尽量0.3-0.4,袖钩3-4 号,一两斤的鲫鱼轻松拿捏。如果实在不放心顶天0.6,子线太粗,钓不多不说很容易就会空军。


调漂特别简单,直接下拉浮漂让浮漂的漂尾靠近铅坠,接下来抛竿入水,浮漂完全沉入水中。接下来修剪铅皮,一直修剪到浮漂露出水面两目,此时铅坠的重量和浮漂形成平衡。


接下来双钩挂上饵料,饵料的重量打破平衡,浮漂完全沉入水中。接着上推浮漂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时双钩到底子线微微弯曲,既能降低大鲫鱼的警惕性,吃得还舒服,漂相也就越干脆给口就上鱼。


切记没口的时候不要死等,晚上的鱼活跃度低,经常会趴在窝中睡大觉,尽量30秒左右逗一下或者逗两下之后重新抛。每一次抛竿尽量精准一点,只要节奏掌握好鲫鱼肯定不会少。


简单总结,饵料是基础,钓位是关键,调钓是临门一脚!所以别总抱怨资源差,细节决定收获,实战成就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