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中我们经常碰到一种情况,在同一片水域总有那么几个钓友钓得非常好,当大家都没有口的时候,他那边还能钓到鱼且陆续上鱼。于是,钓友间就在讨论、分析他坐的位置的大概情况,这样下来可以增加我们找钓位的知识。


偶尔也会遇到一种特殊的情况,这个人钓得很好但突然接了个电话有事要回去,于是旁边的钓友就会过去接着他的窝子继续钓。接窝子的钓友心里想的肯定是暴躁的鱼情,可很多时候却是上鱼率寥寥无几。


image.png


于是就有钓友问:别人钓位上鱼特别好,有事不钓了,我过去就钓了几条怎么回事,抛开天气原因讲讲个人原因:


首先杆子长短是否合理


人家用6米3,你用5米4,肯定不行,最差一样长,最好比他长点,让饵料在窝点的前方,相同杆长还是钓不到,看看线组搭配是否合理,比如线组比你的长还是短,如果线组长度不是齐把的线,而是比把手还长了60多公分,你钓不到他的钓点,只能钓到窝边后面,上鱼概率就小。


要记住一定要找到他那个钓鱼的点


那个点可能偏左一点,可能偏右一点,他钓时站在他身后,找个河对面参照物记下来,如果水下地面不平,一定有个出鱼多的地方,找到出鱼点多地方后再钓你就会连杆了。


饵料、窝料味型及饵料状态搭配不对口


我们的饵料味型和他的饵料味型不一样,鱼喜欢他的味型不喜欢你的,所以接窝时要问问他的味型,一闻就出来了,然后按他的味型去坐钓,一般按他剩下的饵料去开就可以,如果没有,就使用本味饵去来,非要加小药,夏季加点果酸、果味、黑糖膏、中药酒,添加量不大,一般不会死窝,另外看看人家采用的是浓引淡钓还是淡引浓钓,如果想长期在一个钓点钓,不建议用玉米,麦粒,这些很难腐烂的窝料,缺少食物鱼吃,如果是夏季,红虫其他微生物时,鱼不吃,这个窝点吃不完的窝料形成臭底,自己会钓的越来越少。


钓鱼点要打正,钓鱼就是找钓鱼点


野钓坑洼不平一定有一个点就是出鱼多,离开这个钓鱼点15公分,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多找找这个出鱼点,然后抛竿抛准确了,吃铅量大的浮漂不好抛,夜光漂是最不好抛的,杆子太软也不好抛,想要抛的准确,一是选择上,一是长期练习。


还有垂钓时间段要心中有数,垂钓时间段不同,钓的效果也不同,还有同一位置,前天钓的不错,昨天同一位置同一饵料,水深3米左右,好像撤了点水,但不怎么明显,风向也差不多,但钓的不好是因为水撤了,鱼往远处游,需要加长杆子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