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下雨可不是都好钓鱼,这个您还真别犟。如果想知道什么样的雨天能暴护,就要知道为什么闷热的白天不好钓鱼,要知道下雨又改变了什么因素,能让鱼口暴躁,连竿暴护。


image.png


夏天白天钓鱼最大的障碍就是高水温还有缺氧,高水温还有缺氧的情况是这样造成的。


太阳升起来以后,表层水温被阳光和气温不断加热,形成密度低的表层热水,它悬浮于密度更高的底层冷水之上。这时候,就发生一个很重要的状况,上下水层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状态,对流消失了。


那么,水表面从空气中溶解的氧气,就无法通过对流作用进入水体下层。水底的微生物还在不断消耗氧气,这就造成水底缺氧和不适。


image.png


这也是为什么晴热天气里,对于耐高温喜高氧的草鱼鲢鳙,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对于底层的鲫鱼鲤鱼就有显著影响的原因。因为上层的水温与溶氧都还是比较适合草鱼鲢鳙这类的鱼,但是鲫鱼鲤鱼起浮以后,水温就又成了问题,也就不怎么摄食了。


那么鱼又是怎么改变这个状态的呢?


是这样的,雨水的温度,一般来讲,都会显著低于地表水的温度。下雨的时候,表层的水温就会不断下降,直到温度密度和底层水一致的临界点,这个时候水体的上下对流又会开始。而且,雨滴落水会带来大量的溶氧,表层水的氧气和温度就会被带到水底层,改善水底缺氧的状态,底层鱼类自然就会活性大增。


image.png


那为什么又说下雨并不都是钓鱼的好天气呢?


就要说水温下降和水体对流强度这两个事情了。如果雨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雨本身的温度就比较低,那么就容易产生水体温度迅速下降的现象,这对于鱼类来讲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变化,应激反应会让鱼的觅食欲望很快降低。


大量的雨水落到水面,还会让水体上下对流非常剧烈,让水体淤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通过对流扩散到整个水体里。岸上汇集的大量雨水注入水体中,也会带来更多的泥沙和有害物质,就会发生鱼类浮头甚至死亡的现象。


肯定又有钓友说了,这个雨量都差不多,但是为啥有时候就好钓,有时候就不好钓呢?其实,雨天好不好钓,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第一,雨量越大的雨,越会在短时间内降低水体的温度,加剧上下对流,让水体开始让鱼类不适应。


image.png


第二,雨水温度。同样的雨量,如果各种原因导致雨水的温度比较低,也就是咱们说的冷雨,那么上述所说的鱼类开始不适应的过程就会加快。


第三,持续的时间。这个也很好理解了,同样的雨量,持续越久,温度的变化就会越显著,对流就会越彻底。但是如果是小雨,持续比较久,相对来讲鱼能慢慢适应,所以可能也不会影响很大。


第四,就是我们做钓的水体的容量。水体的容量大,它就能够承受更多的水量,却不会显著改变这个水环境。很简单的道理,水库下暴雨一样能够大鲤鱼大草鱼连竿。


image.png


第五,水质。水质清澈的砂石底的水体,底层的有害物质会很少,那么除了温度变化这个因素以外,强对流产生的影响就会小很多。所以水质好的水库,在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就远比肥水淤泥的塘口好钓的时间要更长。


以上的几点,各位钓友要综合考虑,而不是只考虑到一个因素。比如去一个城市的肥水河道,那么小雨的中前期,中雨的前期,可能都是比较好钓鱼的时候,水温不再分层,对流也适中,含氧量提升,爆护的概率就会很大。


又比如去一个水质非常好的大水库,可能就不用考虑这么多,整个降雨的过程应该都挺好钓的,甚至大雨时,水库的进水口,大量的来水鱼都会来到这里,争抢流水冲刷过来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