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守大物的时候,不少钓友开始瞄准鲤鱼。在野外垂钓鲤鱼我们常用的饵料有素饵和商品饵料,一般来说素饵中用的最多的则是玉米。


今天,我们不了玉米钓鲤鱼,主要和各位钓友探讨用商品饵料钓鲤鱼的相关方法。因为在野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用饵料钓鲤鱼,为啥别人能钓到,而你不是空军就是杂鱼闹窝?


一句话点明,老手的秘诀就在于基本功。饵料怎么开?几分钟换一次饵,打窝和钓法怎么配合等等,这些才是用饵料钓鲤鱼的关键所在。


image.png


第一个要点:饵料的开法


首先大家要知道,鲤鱼的觅食特点是口味重、吸力大,还喜欢吃颗粒碎屑。所以,一份合格的鲤鱼饵料,味型要浓郁。在野钓情况下,基本是在几分腥与几分薯这两个味型之间进行调配。


其次,饵料状态以软黏为最佳,入水后,颗粒逐层散落。要达到这个效果,和配方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开饵手法,饵料加水醒好后,不要马上把它揉成一团,这样状态很差。


先将四根手指并拢,和大拇指成一个鸭嘴状,接着把饵料往盆的边缘挤压打揉,同时手指带有一个夹的动作,这样就能打出饵料的理想状态,精髓就在 “压、夹、揉” 这三个字上。


然后不断重复这个动作,把所有的饵料从刚开始的松散状态打成软绵状,最后揉成一团。那么从这个饵团上捏出来的饵球,其状态都是软绵的,丢到水里就会有逐层散落的效果,这就是一份合格的鲤鱼饵。


image.png


第二个要点:钓法总共有两种,需分情况应用。


如果作钓季节是冬天、早春这种杂鱼少、鲤鱼食欲低的鱼情,一般采用频率诱鱼法。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到河边先调漂,接着根据浮漂位置打两把左右的玉米窝料。


第二步,立刻双钩挂双饵抛竿,饵团适当捏大,状态保持松散,浮漂到位就起竿,以连抛十二竿的频率进行。


这样,水里就会有二十四个饵料团,利用这些饵料残留去扩大诱鱼范围并作窝。


第三步,窝子做好后,将饵料打黏,修成水滴状,开始守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守钓。刚开始三分钟左右一竿,后面逐步延长到五到六分钟一竿。这套钓法的核心就是控制窝料的量,利用频率调动鲤鱼的活跃度,增加中钩的概率。


image.png


第二种情况,如果作钓季节是夏秋,比如说现在这个时间点,鲤鱼食量大,杂鱼也多,就不能用频率诱鱼法,因为你抛竿的速度,可能还没有杂鱼闹钩的速度快。


这种情况,采用虚实结合打窝法。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到河边一样先调漂,准备好一百五十毫升的饵料,加水开成一团饵料。


第二步,从饵团上掰出三分之一,稍微打揉一下,捏成团,再配合两到三把玉米窝料丢到水里,把窝子做好。


第三步,窝子打好后,千万别马上下竿,等个三十分钟再下竿去钓,用剩下那三分之二的饵团捏成搓饵去钓。至于频率,也是控制在五到六分钟左右一竿。


这种钓法在打窝时有个细节大家要注意,那一小团饵料尽可能往浮漂处丢,越准越好,玉米围着浮漂打,这样可以尽可能扩大整体的诱鱼范围。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饵料里多加百分之十五的鱼骨粉和麝香米,加强诱鱼的速度。另外,不管什么季节,只要是晚上钓鱼,也就是夜钓,一定要用这种虚实结合打窝法,这点非常关键。


image.png


第三个要点:调漂


大家记住了,饵料会雾化、会散落,特别怕 “甩”,所以没有特殊情况都要以钓灵为主,野钓采用带钩调五钓三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要这么调,原因有两个:


原因一,信号灵敏,浮漂可以很轻易地捕捉到鲤鱼吞食饵料的瞬间。


因为鲤鱼有甩头的习惯,饵料也怕这一点,一味地钓钝,追求死口,很有可能鲤鱼把饵甩下来,浮漂都不会动,这样一年到头钓下来就会放跑很多鲤鱼。


原因二:可以利用浮漂来判断饵料状态。


为什么钓鱼新手整天担心饵料在水下化了,甚至时不时拿起来看一下,或者加一大堆拉丝粉,老手从来不用担心这些,原因就是在钓灵、调高钓低的情况下,浮漂对饵料有向上的牵引力,特别是上饵后,一旦饵料少了,钓目立马就会明显变高。


所以老手用饵料只要调高调低,然后看着钓目就能大概知道饵料在水下的状态,以及它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心里都有数。那下次挂钩时,该揉的揉,该松散的时候松散,一切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