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钓中滑漂玩法也很常见,特别是在一些垂钓资源不好的地区,不少钓友喜欢钓远钓深。可能会有钓友说想要钓深钓远直接上7.2米或8.1米的鱼竿不就行了,为啥还要用滑漂竿呢?


虽说7.2米、8.1米甚至9米、10米的鱼竿是能钓远、钓深,但不要忽略一个致命的问题,鱼竿越长其重量越重,多抛几竿手臂都快废了。


相比滑漂既抛的远同时也轻,操作起来也方便。


image.png


那么我们在玩滑漂的时候该如何调漂呢?如何能保证不灵不顿的状态?


首先,浮漂的选择有诀窍


玩滑漂尽量选6克及以上吃铅量的浮漂。有钓友问3克、4克的能不能用?能用是能用,但滑漂优势是钓远,3克、4克的浮漂在有风时可能抛不出去。所以在无风的情况下浮漂吃铅量可以小点,在有风的情况下浮漂吃铅量大点。


也有钓友担心使用6、7克吃铅量的浮漂吃口不灵敏,其实大家都有一个误区,浮漂的灵敏度和浮漂本身的关系不大,灵敏度高不高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您的调钓。


其次,我们说下具体的调漂过程


铅皮重量要大于浮漂浮力,让浮漂在半水状态下能被完全拉入水中。调漂时要固定好浮漂,通过下推定位豆来固定。


很多人不清楚半水状态,简单来说,把漂扔水里,铅能让漂完全没入水中就行,这时漂就不要再动了,开始修剪铅皮。


这里啰嗦一句,修剪铅皮时不能心急,别一剪一大块,要慢慢剪,直到浮漂露出全部目数。有些钓友在调漂时哐当一剪刀下去,发现剪多了又重新往铅皮里加铅,这样会导致整个铅皮的同心度不高,抛竿时很容易出现子线缠绕的情况。


第三步,我们系上子线和咬铅


浮漂露出满目后,用定位豆固定好,等最后找水深时再动。接着加上子线双钩,找合适的咬铅。咬铅没有固定标准,不同厂家的浮漂吃铅标准不同,咬铅大小也有误差,只能逐个尝试。


咬铅位置很关键,要夹在与上钩平行靠下,甚至直接夹在上钩下面。要是夹在上面,钓的是两钩躺底,浮漂很难出顿口,还容易缠线。


第四步,我们调整浮漂的目数


夹好咬铅后,把浮漂抛入水中,让浮漂在半水状态下露出一目,这时调漂就基本完成了。然后上推定位豆,把浮漂抛入钓点。


抛入钓点后,如果浮漂还是显示一目,说明钩子没到底,水还深,继续上推定位豆;要是浮漂露出漂肚子或者躺在水面上,说明上推多了,往回拉定位豆。只要浮漂露出一目以上、满目以内,都能正常作钓。


第五步,钓目的差异和没口的问题


有时抛竿后钓目不一样,比如这杆两目、三目,下杆五目、六目甚至更多,不用纠结,这是因为水底不平,而且也很难保证每次抛竿都在同一点。


要是漂没口,可能是窝子里没鱼或者鱼不开口,不要总怀疑漂没调好。调漂的目的是在有鱼的情况下,能增加中鱼几率,不是调好漂鱼就一定会连杆上鱼。


如果您玩滑漂想掌握让钩饵在水里始终保持一钩躺底、一钩轻触底,钓底层鱼通用,还能兼顾灵钝的调漂法,不妨试试上面分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