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野钓,很多钓友不是钓不到鱼,而是压根就没找对地方。总觉得冬天鱼都藏在深水区,守着一个深坑钓一天,结果一口没有。其实冬季鱼的活性低,不会大范围游着找食,只要找准它们的固定活动区域,连杆上鱼真不难。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冬季野钓的找鱼技巧,不管是野河还是水库,新手照着做也能有不错的收获。

优先找向阳的缓坡区
冬季太阳是调节水温的关键,向阳的地方水温会比背阴处高2 - 3℃,而缓坡区的水温又比陡坡更稳定,不会出现水温骤冷骤热的情况。
这种地方通常是鲫鱼、鲤鱼的觅食区,尤其是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太阳光照足的时候,鱼会扎堆到这里晒太阳、找吃的。找的时候注意,水深控制在 1 - 2 米最好,太浅容易惊鱼,太深水温上不来。可以沿着岸边的向阳处多抛几次竿,感受水底坡度,平缓且没有明显落差的地方就是好钓位。
紧盯浅水区的枯草带边缘
别觉得冬天浅水区没鱼,很多成片的枯草带就是天然鱼窝。枯草能挡住寒风,减少水温流失,而且枯草腐烂后会滋生很多水生昆虫、浮游生物,这些都是鱼的天然饵料。
重点钓枯草带的边缘,而不是密密麻麻的草中间,草中间不仅抛竿困难,还容易挂底,鱼也很难游进去。钓的时候选草边 10 - 20 公分的明水区域,打窝用少量酒米就行,避免窝料太多盖住水底的天然饵料,反而影响鱼进食。
别放过河道的回湾处。不管是野河还是水库的支流回湾,都是冬季藏鱼的好地方。这里水流缓慢,不会把水底的食物冲走,像上游冲下来的植物碎屑、掉落的野果等都会堆积在这里。而且回湾处大多背风,水温相对稳定,大鱼也敢靠近岸边觅食。钓位就选回湾的内侧,水深 1.5 - 2.5 米合适。如果回湾处有少量水草或者杂物堆积,那这个位置就更完美了,往往能钓到大个体的鲫鱼和鲤鱼。
留意桥下的阴影区
冬天很多桥梁下面,尤其是那种跨度大、桥面高的老桥,下面的阴影区是鱼的 “避风港”。一方面桥梁能阻挡冷风,让桥下的水温比其他地方更高;另一方面阴影区光线暗,鱼的安全感强,不会轻易被岸边的动静惊扰。钓的时候选桥柱旁边 1 米左右的位置,这个地方既背风又有食物堆积,而且鱼群通常会围绕桥柱活动。不过桥下光线可能较暗,看漂的时候可以选吃铅稍大一点的浮漂,或者用醒目的荧光漂尾,方便观察鱼口。
水库的浅滩桦尖别错过
很多人觉得冬天桦尖要钓深水,其实不然。冬季晴天的中午,浅滩桦尖的水温上升很快,会吸引鱼游到这里觅食。桦尖本身就是鱼的必经之路,连接着浅滩和深水,鱼从深水区出来找食,必然会经过这里。钓位选桦尖往浅滩延伸的 1 - 1.5 米水深区域,这个深度在中午光照足的时候水温适宜,鱼口会非常活跃。但要注意,一旦太阳落山,浅滩水温下降快,就要及时换到旁边的深水区域,不然很容易断口。
最后提醒大家,冬季野钓找鱼比等鱼更重要,不要死守一个钓位,钓半小时没口就果断换地方,多尝试几个符合这些条件的位置,大概率能告别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