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多年,您是不是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想要钓爆护,就要打频率,就要抽窝子,是不是经常听到这句话?同时自己也是这么去操作的,一个劲的在那抽,但是很多次也不见起效果。
有些甚至都开始怀疑打频率、抽窝子到底有没有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您是不是也这样想过?
下面就这个问题和各位钓友聊一聊,说一下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打频率也好,抽窝子也罢,它的本质就是增加窝点饵料的存留量,用处自然就是为了来诱鱼的,所以说肯定是有用的。

为啥有的钓友抽频率还不见起效果呢?其实抽频率的时候有两个点需要注意,一个是时机,一个是节奏。
先说抽频率的时机
明显的两个点就是在垂钓前期或者是鱼能频繁出现接口的时候,因为一开始钓的时候,如果不提前打窝,不把频率增快,把窝点聚集的快一点,窝点里面没有东西,鱼很难到窝里来,即便是来了没有吃的,待不了多久就游走了。比较常见的就像黑坑的开场之前的那些铅皮炮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鱼情能出现接口、中鱼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更要把频率打快了,频率快乐自然接口漂相不就多吗?然后更快的频率,窝点投饵量也大,也能把鱼持续的聚集,从而越钓越快。
再来说打频率的节奏
很多钓友用不好打频率的问题就出在这,打频率不是越快越好,这里擦擦擦都抢出火星子来了,鱼就算在下面吃东西,这边歘歘歘一提,鱼都追不上饵料。
不是为了钓鱼吗?这样能钓好打频率能钓好鱼情吗?所以说打频率的时候也要有钓鱼的成分,既要有诱鱼的成分,就形成了所说的节奏。
就拿我自己举例子,在钓的时候如何打频率的节奏的控制方法,就是看浮漂漂相的反馈。像一开始浮漂没啥信号,当然要把频率给抽的快一点。
当浮漂有了信号,但是出的口不干脆,中鱼率也不高,这个时候频率虽然说能放缓一点,适当的抓着口,但是一定不要松懈,还是要快频率的去抽窝。
当浮漂下去出口也能中鱼,中鱼率非常高的时候,窝点的鱼量已经足够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补窝了,我相信很多钓友在此时都会忘记这个事。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单纯的凭借拉饵和搓饵去维持打频率、去诱鱼已经不够了,这个时候就要增大投饵料量,或者是适当的捏点小散炮,或者是有酒米的话沾点酒米下去。
所以说在打频率的时候,整体的节奏不是只有一味的快,它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适当的结合漂相去判断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