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个季节钓鱼,钓远还是近,钓深还是浅都是大家比较关注且有争议的话题。当然,不同的水域其鱼情、水情不一样,所以不存在标准答案,只能说别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再做调整,这才是最佳的做法,您说呢?


image.png


下面,根据我自己的垂钓经验,说下秋季钓深还是钓浅的问题。


水清钓远钓深,水混掉近钓浅


水清要钓远钓深,也就是到了岸边以后发现水非常的清都能见底。古人云水清则无鱼,一定要钓远一些钓深一些才有所收获。


相反水浑可以钓近和钓浅,也就是水浑了以后水的能见度就会变差,鱼的警惕性也会相对的放松,这是绝对的钓鱼经验不接受任何的争议。


说气压高的时候鱼沉底,气压低的时候鱼起伏


气压低的时候水中的溶氧量就会变差,这个时候鱼下不了底,因为底下的溶氧量不够它呼吸困难,鱼就会非常难受还会有起伏的现象。在气压高的时候也就是比较清爽的时候,水中的溶氧量比较高它沉底,就可以有一个更多的收获。


可以找一些进水口、出水口、下风口等等,都是解决气压低有鱼获的一些方式方法。


总之就是找溶氧量相对比较高一些的地方,中午鱼上浮,早晚鱼下底。一天的温度变化这个现象主要是出现在秋季或者是春季,因为鱼也是一个趋温性动物,在早晚的时候鱼会下底,底下的食物还是相对比较多的。


水温合适鱼的活性比较高的时候,供氧量比较高的时候都会下底。早晚鱼沉底,中午鱼起伏,俗称神仙难钓午时鱼也是有这样子的一个说法。


雨前鱼上浮,雨后鱼靠边


以前都知道气压是非常低的,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鱼也比较难受,这个时候鱼非常的难钓就证明鱼开始起伏了。


雨后鱼靠边有什么说法?


就是雨后岸边的食物是相对比较丰富的,刮风下雨树上的果实、岸边的一些果实都会来到水底,都会来到岸边,鱼会靠边来觅食,水中的溶氧量比较高,鱼的活性也比较大。


说雨后鱼靠边,现在正值秋季,初秋和深秋它的温度变化是不一样的。


初秋跟夏天还是比较相似,深秋有时候跟冬天来临是比较相像的,所以说在秋季做钓不能一概而论。初秋钓香不钓腥,初秋的时候跟夏天一样,饵料还是以清淡为主。


但是到了深秋钓腥不钓香,在选择钓位上也有讲究。说初秋钓阴不钓阳,深秋刚好相反。阴面水温比较凉,树荫底下食物也比较多。


到了深秋以后水温会变凉,岸边可能是非常的冷了,鱼类会往深水里边走,所以说深秋钓阳不钓阴,这个就是水温的一个变化。初秋钓大不钓小,深秋钓小不钓大。


在初秋的时候大水面的溶氧量高,食物也相对的比较丰富。深秋比较寒冷以后鱼类会到一些小水面,小水面的温度是相对的比较恒定。


野钓跟黑坑竞技是有区别的,野钓太不稳定,鱼不稳定,水不稳定,有流水小鱼闹的一些现象,所以说野钓钓顿不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