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饵料配方一直都是广大钓友追求的良药,因为钓不到鱼的时候我们习惯把原因归结到饵料不对,其实这个锅一直是饵料再背。因为很多时候钓不到鱼不是饵料的问题,而是您的屁股没有坐对方位。
饵料配方这个事,想必很多钓友都听过春腥、夏淡、秋香、冬浓这个用饵原则吧,这些完全是错误的商品饵,诞生了几十年就误导了你们几十年。
因为几十年以前没有商品饵,我们的祖先除了姜太公钓鱼几乎只有蚯蚓、蛆虫、蚂蚱这些虫子,挂钩还不是一样咔咔的上鱼。这些虫子对于鱼来说只有一个字:腥;所以任何季节只有一种配方:腥味。
钓鱼的真相:
有的饵料配方牛逼哄哄的都吹到火星上了,但是屁股没坐对,也是看着别人一袋蓝鲫干瞪眼,屁股坐对了就侧重一件事,直接把你的饵料配方,比如老三样的腥味比例调上去,浮漂挨在一起就可以干掉任何牛逼哄哄的饵料配方。
窝里有鱼又有口,任何季节腥味永远最重要。其他的什么味型、什么添加剂永远都是炒菜的配料,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你看到他在那里用大香味的钓了很多鱼,你给他打一根华子,浮漂挨在一起之后再多用几种腥味,再加以频率,很快就会喧宾夺主。但是腥味最大的毛病就是天气不好,水的溶氧低,水的温度发生突变等等。鱼不舒服的时候饵料的腥味过重,鱼会相反排斥这个腥味。
就像过去的几千年也有虫饵钓不到鱼的天气,因为没有钓鱼佬,水底的青苔这些天然食物它们永远也饿不死。所以天气不好、不稳定的时候就要降低腥味的比例。
但是最直观的还是屁股坐下去,如果口好还是要加腥。比如走水的地方溶氧高,走水的地方水温也相对恒定,鱼比别的地方要舒服。
腥味富含蛋白是生命的源泉,不抢着吃腥的鱼不是傻就是被电过,说了半天就是吃下腥味这个定心丸。其他的味型只是在天气不好、屁股不理想的情况下降低鱼的警觉性,慢慢的靠过来也就是所谓的诱。
以眼下的秋天来说,在我分享的夏天的配方中,秋天的余温强大,天气不好,温差大的时候就降低腥味的百分比,增加香味。天气平稳,温差小的日子就把用在夏天的腥味百分比调上去就ok。
饵料已经到头了,配来配去就那样。钓无定法,看天气调整比例才是钓鱼开饵的最高境界。比如号称钓什么鱼的专用饵,天气好口好直接多加腥,把腥味的比例调上去。天气差口差就像以前说的用雪花粉这种中性饵去冲淡它的味型。
只是眼下的秋天是成熟的季节,除了侧重腥味之后的其他味型,香味最好是用果香、麦香还有果香这些顺应季节的香型。
反正钓鱼开饵就是这么回事,它不能够代替屁股,屁股坐对了任何季节无脑的加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