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野钓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许多怪事,许多钓鱼人朋友反映,在有鱼咬口的时候,浮漂突然快速下顿,然后就整个不动了,结果这次钓鱼又是 “空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image.png


1、钓的太钝


很多钓友使用重铅沉底钓法,调漂太钝,而且所使用的铅皮重量太大,这就导致一些大鱼轻微咬口或者一些小鱼吃口时拉不动铅皮,使得浮漂的动作非常小。


所以,在面对垂钓水域中小鱼特别多,而且大鱼口比较轻的情况时,我们轻易不要使用重铅沉底钓法,而是使用一些调高目钓低目的钓法。


2、饵料附钩性差


饵料附钩性差导致鱼一吃饵料,饵马上就没了。在开饵料时,很多钓鱼新手过分注重饵料的雾化,认为饵料的雾化越强,诱鱼能力就相对越强。


但是,如果这时大鱼来吸饵料,有可能鱼饵被大鱼轻轻一吸,整团饵料就全没了,所以我们的浮漂只能显现出一个下顿,接着就出现鱼钩空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再出现鱼咬钩时的漂相。


所以我们钓鱼除了考虑雾化,饵料的复钩性也同样重要。


3、鱼口的变化


受到水质、温度、气压的影响,会导致鱼很少开口。


许多钓鱼人朋友都钓过那种肥水塘,特别是水质偏黄绿色、水下沼气多的地方,或者在一些淤泥塘里,这些地方水质都偏肥,水中的溶氧量非常低,所以腥味重的饵料并不合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麦粒、玉米等素饵,往往效果不错。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单纯受到天气闷热或者气压低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鱼也很少开口。如果养过鲢鳙的钓友就应该明白,在天气热而且没有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大片的鲢鳙鱼浮到水面浮头,但它们绝对不吃饵料。


解决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方法就是找入水口处垂钓,这里水里的溶氧量更多;第二点是由钓底改为钓浮,这样钓到鱼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4、大鱼蹭线


水中有大鱼蹭线或者水底有一些虾蟹在吃饵。有次野钓时就出现过浮漂下顿一目,然后突然间停止,过一会之后又下顿一目这种非常奇怪的浮漂漂相。等提竿换饵后,发现钩上一个山螃蟹。


如果我们垂钓的水域中有较多的虾和蟹,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素饵,这样相对于腥饵来说会好很多。


那么有时候我们碰到水下老是有大鱼蹭线,但是就是不吃饵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所选的鱼饵味型不对,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更换饵料味型,如之前用腥饵,直接使用素饵来钓。


5、线组搭配问题


如我们浮漂的吃铅量过大,所选的鱼线比较粗,都会影响浮漂漂相。例如钓白条时选择吃铅量0.6到1.0克左右的浮漂就可以了;钓鲫鱼的时候,选择吃铅量在1.0到2克左右的浮漂。钓一些大鲤鱼、大青鱼时,浮漂吃铅量在3到5克左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线组越粗其传导性越差,也就是信号传输延迟就越大,要保持灵敏度,线组搭配一定要合理。


6、鱼不缺吃的


如果水域中的天然饵料多,再加上我们饵料味型不对口,这样也会出现鱼咬一口然后不吃的情况,浮漂的漂相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在一些大型水库野钓,发现水中的田螺、河蚌特别多,这种情况下用商品饵垂钓的效果不会好,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把商品饵直接换成田螺,用田螺肉去垂钓青鱼。


以上就是野钓时浮漂下顿一目就不动的6个原因,只有了解了浮漂出现这种怪异漂相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方法,才能钓更多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