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整个流程中,子线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子线有长有短,什么时候用长子线?什么时候用短子线?其实也有一定的讲究。


在野钓中选对合适的子线长度对垂钓的影响较大,如果您也喜欢钓鱼又不知道如何选择子线长度,建议您认真看完下文,我将结合多年野钓经验,和您分享子线长度的选用方法。


image.png

 

首先,我们先看子线长短的优缺点

 

短子线:


优点是灵敏性高,饵料能快速到达指定位置;特别是在有流水需要钓小跑铅或大跑铅的情况下。


缺点是提竿时可能因过于灵敏而不中鱼,诱鱼效果较差而且子线距离铅皮座近,弯曲度通常较小其延展力差;同时也容易缠绕。

 

长子线:


优点是稳定性好,子线摆动幅度大,诱鱼效果佳,距离铅皮座远,子线弯曲度较大,能让鱼更放心地吃饵;


缺点是容易出现锚鱼、挂鱼的情况,信号传导过程中损失较大,可能导致过于迟钝。

 

其次,我们如何选择子线的长度

 

拉饵钓鲫鱼:


当鱼的密度较高,追求钓鱼速度时,子线长度可选择10 - 12厘米,适用于拉饵钓浮、悬坠跑铅等钓法。若想要增强信号传导和灵敏度,5-8厘米的短子线更为合适。

 

滑口钓鲫鱼:


面对滑口鲫鱼时,子线长度选择18 -20厘米,这样既能避开一些虚假信号,又能保证一定的灵敏度。

 

深水底层钓快鲫和浅水钓鲫:


在深水底层钓快鲫,15厘米的子线较为合适;而在浅水钓鲫鱼时,12- 15厘米的子线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