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钓友在野钓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用饵料作钓时,鱼口很弱,信号不明显,有时鱼已经咬钩挂上了,都难以察觉;可一旦换上红虫作饵,鱼口就变得清晰漂亮,浮漂的漂目变化也很明显。


不知道您在野钓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有请您认真看完下面的分析,日后若是遇到这种情况就知道该如何解决?


image.png


很多人碰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可能会认为是浮漂没调好,或者钩子用得太大,但实际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其实与您使用饵料的适口性有关。


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商品饵,从味型方面来说,诱鱼效果通常是没问题的,因为里面大多添加了诱食剂,也就是香精。


这就好比我们买一些食物,闻起来很香,可吃起来却不尽如人意。饵料中的香精也是这样,它散发的气味能够吸引鱼,但味道本身可能并不好。大部分香精添加剂的味道是苦的,这就影响了鱼的咬饵积极性。


如果是饵料的问题,那我们该如何改善呢?


可以在饵料中加入蜂蜜或者红糖水等甜味物质,让饵料变成甜口。因为我们主要钓的鲫鱼和鲤鱼,对甜味比较偏爱,甜口的饵料更符合它们的口味,这样能显著提升饵料的适口性。


这可不是所谓的 “智商税”,添加这些甜味剂成本并不高,大家不妨去尝试一下。


还有一种情况也和饵料适口性有关。


当窝子里一直在冒鱼泡,能明显感觉到有鱼,但就是钓不上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河底有淤泥导致的,但大概率还是饵料适口性的问题。


此时,把饵料的味道稍微调甜一点,改善其适口性,说不定就能提高中鱼的几率,大家可以亲自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您下次再野钓时发现口很弱或者窝子里一直有鱼冒泡,却不咬钩的话,不妨试试在饵料里加一些蜂蜜或者糖水来提升饵料的适口性。


以上就是我在野钓时遇到鱼口弱或者有泡不咬钩而采取的措施,每次稍加改变都能有所成效,所以和各位钓友分享下。


如果您面对这种情况,有更多经验和技巧,欢迎评论留言,让我们也学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