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我们钓鱼人的眼睛,浮漂选用不对对出口会有很大影响。那我们钓鱼人该如何选择一支合适的浮漂呢?这里就不得不提浮漂的浮力比。
问一只浮标浮力比越高是不是越灵敏?很多商家为了卖货,大肆宣传的说什么自己家的浮漂浮力比比别的漂高,既灵敏又好用。
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那么我们需要搞清楚浮力比与浮漂到底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数值越高,这条浮标就越灵敏、越好用?其次怎样挑选一只适合自己的浮漂?
众所周知,一只浮漂的参数有很多,其中我们把这只漂的吃铅量除以浮漂的自重,就可以得到浮力比。说实话,浮力比的大小确实与灵敏度有关系。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a跟b两支浮漂,这两支浮标的吃铅量都是三克,漂型也一样,其中a漂的自重是一点五克,那么它的浮力比就是二,b漂的自重是一克,浮力比就是三。
那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调校来说,b浮漂的灵敏度都要比a浮漂更高,因为在同等吃铅量的情况下,浮标的自重越轻,启动它所需要的力就越小,也就越容易被拉动,所以它的灵敏度就会越高。
比如说现在用很轻的塑料或薄膜做成一根漂,里面填充空气,按照公式来算,它的灵敏度起码比市面上能买到的常规浮漂高几个数量级。
但用这根漂去钓鱼,没几竿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根漂太容易被启动,加上重量太轻,导致顿感不足,只要有鱼过去咬,它就跳个不停,平均十几个动作中,只有一个是真实可打的鱼口。
用一根普通的浮漂,虽然它的浮力比低,但是三个动作就有一个真实鱼口。我们两个人在河边钓几个小时鱼,我敢保证你很快就会钓得头昏眼花,脑袋发胀,你的鱼获连我一半都没有。因为这根浮力比很高的浮漂,产生了太多无谓的假动作,耗费了你的精力和判断力。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市面上找不到任何厂家会生产什么七倍漂、八倍漂,大家都是在二到三之间下功夫。比如说这根漂是钓大鱼的,厂家就会把浮力比控制在二点五以下;这根浮标是钓小鱼的,就会把浮力比控制在二点五以上、三点零以下。
厂家想把灵敏度和稳定性控制在一个比较平衡的范围,不让这些浮漂产生太多无谓的动作来干扰你的判断力和上鱼效率。
所以你去买漂,除了电子漂,不用太在意浮力比,市面上随便抓两根漂,只要它们的吃铅量一样,那浮力比肯定也相差无几。相比之下,漂的做工、漂尾的粗细反倒更重要。
如何选择一根合适的浮漂?
按照个人的经验来说,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了。
第一个条件,根据你的垂钓需求,确定好合适的吃铅量。一般在野外钓鱼时,选择浮漂的吃铅量要根据目标鱼和鱼竿来确定。
比如说主钓鲫鱼,用三米六的鱼竿就配一点五克左右的浮漂,四米五的鱼竿就配一点八克左右的浮漂,五米四的鱼竿选择两克出头的浮标,六米三的鱼竿去钓鲫鱼,就配二点五克左右的浮漂。
如果是主钓鲤鱼,用五米四的鱼竿,那浮标吃铅量就从两克五到三克去选,六米三的鱼竿就从三克到三克五去选,七米二的鱼竿直接就选三克五以上的浮标。
这里要注意一下,如果钓鱼的地方水比较深,用的线比较大,那么我们选择的浮标吃铅量数值要适当选大一点。当然,也用不着说一根鱼竿就配一只浮漂。